安徽巢湖柘皋鎮老街的古老鉛字印刷作坊
《豪河
印刷www.yihaoj.com 》:隨著電腦激光排版的普及,鉛字
印刷這種技術很快消失在歷史舞臺上。在巢湖柘皋鎮老街上,有一家依舊營業的鉛字
印刷作坊,它的主人盛詩經是從事
印刷工作多年的老工人。他說,留下這些機器既是有感情,也是想讓后來的人們知道,當年鉛活字印刷是個什么樣。
柘皋老街上有個活字印刷作坊
今年74歲的盛詩經從事印刷工作已經有50多年時間,他的新興印刷作坊就設立在柘皋老街始建于清代的兩間老宅中。1987年,從柘皋鎮
印刷廠停薪留職的盛詩經,從淮南購買一臺印刷機和一臺切紙機,新興
印刷廠就開張了。
但好景不長,新興
印刷廠剛開辦了幾年,就出現了電腦激光照排技術。2001年后,鉛字
印刷廠大面積倒閉,甚至他曾工作過的柘皋鎮
印刷廠也關門了,大批鉛字印刷機被當成廢鐵賣了,很多老伙計排字的手藝一時間沒了用武之地,盛詩經的印刷作坊也成了巢湖唯一存留下來的鉛字印刷廠。
從南京收集十幾萬鉛字字丁
盛詩經印刷作坊的機器甚至一度一個月沒有轉過一次,他擔心以后鉛字丁沒有企業生產,隨著現有的鉛字丁磨損,他的機器再也轉不動了。2004年后,他在省內再也買不到鉛字丁了,后來得知南京彩色印刷廠里還存有大量鉛字丁,他迅速以7元每斤的價格全部買了下來。“這些鉛字丁囊括了2000個常用的漢字和標點符號及特殊字符,有的使用頻率高的漢字甚至儲備了80多個,全部鉛字丁算出來大概有十幾萬個。”盛詩經對自己搜集的鉛字丁如數家珍:“這一排是正楷體四號字,這一排是宋體五號字,這一排是特殊符號,也分為三號、四號……”
排一張A4紙大小的文字需2小時
目前,盛詩經的印刷作坊里還有一些少得可憐的業務為柘皋鎮上的一些農班車印刷車票。他專門為記者演示了靠一個個鉛字丁印出一張張車票的過程。
第一步首先是揀字,這需要快速地判斷需要的字在哪里兩分鐘后,車票上需要印刷的20多個字已經全部被放在了木制字托中。盛詩經說,這是小工作量,如果排一張A4紙大小的文字版樣,從揀字到排版需要兩個小時,這還是熟練工人的速度。緊接著,盛詩經將揀好的字放置在字盤中,拼成車票的版樣,再加上邊框,用錘子一點點地將鉛字丁砸嚴實,一個整體的車票模板就排好了。
排版結束后,在機器上加上油墨,就可以將版樣放置在印刷機上進行印刷。打開機器,印刷機開始一張一閉地印起了車票,由于不能自動吐紙張,印好的車票必須用手從印版中取出,“這臺機器每分鐘可以印31張,但從印版中間取出紙張,只有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如果手稍微慢了點,就會被印刷機卡住,造成工傷事故。”
留下這些機器就是不忍傳統消失
盛詩經說,家人曾多次嫌這些落伍的老機器占地方,提出要把它們當成廢品賣掉,卻遭到了盛詩經的強烈反對。盛詩經也曾多次向兒子提出傳授一些鉛字印刷的技藝,但兒子卻對此不屑一顧。現在,盛詩經每天的娛樂生活除了和鎮上的老人切磋一下棋藝外,就是鉆進家中擺弄一下那臺鉛字印刷機。
留下這些機器,也算是一個念想,是一段歷史的記憶。盛詩經說:“如果將來有可能,我的這個印刷廠還可以建成一個鉛字印刷博物館,讓后人知道當年我們如何靠雙手將這些鉛字一個個碼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