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做成的可拉伸“雕塑”、3D立體復制技術融入文物保護與信息采集、無需使用有機溶劑的水性油墨綠色讀物、按需個性化印刷……多種最新、尖端的印刷工藝和成品,集中亮相昨天在滬開幕的2016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刷新了不少觀眾對印刷技藝的印象。有數據顯示,去年上海印刷業總產值突破900億元,相較2010年的585.7億元,“十二五”期間產值增長迅猛,其中民營印企產值占上海印刷總產值約60%。
近幾年,印刷業持續發展面臨成本壓力及市場需求變化等命題。昨天舉行的國際印刷周主論壇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巖鑌透露,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融合化是未來的大方向,互聯網時代帶來挑戰的同時也涌現了業態機遇。“比如,印刷業和圖書發行業從未像當前這樣緊密結合,書店可以前店后廠實施按需印刷,印刷廠也可提供物流配送發行服務等。”
今年全國20個省市的206家印刷企業參展,其中包括代表性的90家國家印刷示范企業,參展數量遠超歷屆。業內人士將視線紛紛投向“創新”,這也是國際印刷周的關鍵詞,從2013年聚焦3D打印技術,到2014年可實現圖書私人定制的按需數字印刷,印刷企業的自我更新帶動起整個產業的活力。
開幕日當天,第九屆上海印刷大獎在國際印刷周上揭曉,《阿里壁畫》和熊貓香煙防偽標簽分別獲得出版物商業印刷類和包裝裝潢印刷類的印刷大獎,另有39部作品分獲出版物、包裝、數字印刷等十多個類別的印刷金獎。翻開《阿里壁畫》,不少讀者嘖嘖稱奇,高超印刷工藝加上后期精致制作,令壁畫的色彩層次、佛像的神態姿勢纖毫畢現,這也是業內首次將西藏特色壁畫“搬上”紙頁。雅昌文化集團華東運營中心總經理戴虎告訴記者,印刷業的拓新,讓實體紙質書煥發了新生機,“就拿藝術品復制鑒賞來說,這一塊的閱讀收藏需求一直存在,相匹配的印刷工藝為紙質讀物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
國際印刷周“紙上·至上”藝術展區則展現了紙藝作品的許多可能性,宛如一個個紙變的戲法。就以其中獲獎的紙膠可伸縮作品為例,工作人員輕輕一提,酷似石膏頭像的作品能像手風琴一樣拉開延展變形。
全球印刷業未來發展的主流是什么?記者采訪國際印刷周上多位業內人士,綠色印刷是大家公認的選項。據了解,“十三五”期間,上海將進一步減少印企在印刷過程中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簡稱VOCS)排放,包裝印刷的綠色環保將與國際接軌,預計到“十三五”期末,1000萬元規模以上企業60%建立綠色環保印刷體系。
上海印刷廠-豪河印務,公司印刷價格優惠,質量上成,贏得客戶一致好評.包裝盒印刷,樣本印刷,畫冊印刷,宣傳冊,手提紙袋印刷等彩色印刷業務.上海印刷廠保證印刷質量第一.上海印刷公司以印前設計,印刷,印后加工一條龍服務,為您提供物美價廉的印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