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率很低 包裝廢棄物成為城市垃圾的主要來源
企業進行過度包裝的主要原因是為了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把生產包裝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結果就是消費者花了大價錢買了華而不實的東西,再精美的包裝最終也要成為垃圾廢料。這就談到了企業的責任問題,企業不僅應該有盈利的責任,同時也應該有社會責任。價格昂貴的粽子完全背離了其本身價格,需回歸理性。根據以往的經驗,一旦節日過后,市場則會出現產能過剩的現象,那時候,粽子是想賣都賣不出去,減價也無法賣出去。最終,保質期一到,產品就面臨著回爐。為此,造成大量資源的浪費,危及日益嚴峻的生存環境和緊張的資源,而我國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率很低,使其成為城市垃圾的主要來源。
“過度包裝”是消費者“慣”出來的毛病
對于過度包裝的問題,消費者并非受益者,但消費者也有自己的權利和責任。商家推出了過度包裝的產品,價格虛高,如果大家共同抵制無人購買,過度包裝問題也不會愈演愈烈。對于過度包裝有諸多認識偏差,人們對此問題,或習以為常,理所當然;或麻木不仁,漠不關心;或無能為力,說說而已。有些過度包裝甚至是“家家習為俗,人人迷不悟”,習慣成自然。有的消費者是買了東西來送禮,如果禮品的包裝不精美,就覺得拿不出手,有的消費者,出于盲目的攀比心理,虛榮心理,別人買精美的,自己不能被比下去,自己也買。就是因為有了這些盲目的擁護者,也助長過度包裝的惡性現狀。
如果政府部門、行業協會、設計公司、生產廠家、廣大消費者共同來抵制過度包裝,促進適度包裝,商品過度包裝還會有市場嗎?這些“美麗的垃圾”,已成為當今社會一大公害,在多個方面給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和社會問題,必須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重視。過度包裝不僅只是一種經濟現象,而已演變為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過度包裝之風要被制止,要把源頭治理和末端治理相結合,既要限制過度,又要做好回收利用,同時筆者認為國家也要更好地完善商品的包裝管理標準,從法律的角度來禁止過度包裝。當然,在用法律手段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的同時,作為源頭的商家,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不應把功夫都放在產品的外包裝上,而應著力提高產品的質量,形成與國情相適應的節約型消費模式。(不干膠
印刷 http://www.yihao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