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歲末年初,都是臺掛歷銷售的黃金季節。2012年年底,隨著“八項規定”等系列反腐禁令的落地生根,當年的臺掛歷市場出現“斷崖式”下跌,讓從業人員哀嘆“以前接訂單接得手軟,現在收退單收得想哭”。浙江是“中國臺掛歷之鄉”,占據著國內臺掛歷市場80%以上的份額。義烏則是浙江地區規摸最大的臺掛歷商品的集散地。在經歷過幾年“寒冬”后,如今浙江的臺掛歷行業情況如何?
“寒冬”背后,更多的臺掛歷企業通過調整策略、發揮優勢、轉型升級,逐漸在尋找出路。而專家表示,陣痛之后市場將回歸健康理性,商家如果想繼續生產贏得市場,就要在文化創意方面多下工夫,走平民線路。
中央禁令引發臺掛歷退單潮
浙江省義烏市陽光小區內有幾條相錯的街道,街道上密集地集中著掛有“臺掛歷”字樣的門面房,這里和相隔不大遠的長春小區和義烏國際商貿城三區一起,形成了浙江地區規摸最大的臺掛歷、年畫商品的集散地。有人稱這里是“臺掛歷一條街”,入駐的經營戶也大多有些年頭,今年65歲的丁佩存就是其中之一。
丁佩存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臺掛歷生意的,后來在陽光小區租了間40多平方米的小店面。從代銷一款風靡大江南北的“金陵十二釵”畫卡開始,到自己開廠,設計、制版、印刷一條龍服務,這家老字號也是丁佩存賴以驕傲的事業。
丁佩存說,上世紀90年代,臺掛歷的利潤大約高達30%左右。30多年,一切都顯得那么順利:穩定的市場、紛至沓來的訂單和熟悉的生產銷售模式,還有子女的幫忙,這些讓他相信,小店面有著大活力。
然而到了2012年年底,一切都變了。
臺掛歷市場的突然蕭條,讓包括丁佩存在內的所有臺掛歷企業主都沒有想到。2012年10月31日,中紀委發出《關于嚴禁公款購買印制寄送賀年卡等物品的通知》,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嚴禁用公款購買、印制、郵寄、贈送賀年卡、明信片、年歷等物品。
短短幾天,一紙官方通告猶如給國內的臺掛歷市場投放了一枚重磅炸彈,經營戶們滿臉愁云,不知所措,甚至有人哀嘆?“以前是接訂單接得手軟,現在是收退單收得想哭”。
“當時消息一出來,和我們達成協定的單位陸續出現取消合同、退單情況,倉庫里壓了幾十萬元的貨物,根本處理不掉。”回憶起3年多前的那個冬天,丁佩存記憶猶新。在反腐風暴前,國企機關單位很喜歡用臺掛歷當福利或者禮品。但往年此時本該賺得盆滿缽滿的商家,如今只能對著“一倉庫臺歷成廢紙”無奈嘆息。
義烏市文化禮品行業協會會長金景喜介紹,來自各地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以及金融機構的訂單,約占當時義烏年畫掛歷用品市場份額的1/3。而那次退單潮,讓當地的100多家企業,損失達上億元人民幣。
同樣被退單潮攪得寢食難安的還有溫州四洲印刷有限公司的老板蔡步棉,作為蒼南金鄉鎮最早從事臺掛歷的老板之一,今年50歲的蔡步棉經歷過許多大風大浪,但這是他感到最無力的一次。“車間內臺掛歷印制機器全部停工,倉庫里的臺掛歷堆得好似小山,大約有120多萬本,價值500萬元左右。”
浙江省蒼南縣被稱為“中國臺掛歷之鄉”,而在面積40多平方公里的金鄉鎮,有著200多家臺掛歷生產企業和個體戶,他們占據著國內臺掛歷市場80%以上的份額,其業務量幾乎50%以上來自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金融機構。
“退單、取消合同的,主要是黨政機關、工會所訂的作為新年慰問品的臺掛歷。”以蔡步棉為例,他家近一半的客戶是某地的煙草局、銀行、保險公司等。
記者從蒼南縣臺掛歷行業協會了解到,當年該縣90%以上的臺掛歷生產企業陸續出現客戶取消合同、退單情況,生產企業損失2—3億元。
采訪中,商戶們普遍堅定支持反腐,但并不避諱聊起反腐對生意的打擊。“按照掛歷行業的常規安排,春天廠家開始設計、打版,七八月份接收訂單,而到了十月份基本已印刷完畢。”突如其來的退貨潮,沒有緩沖的余地,讓丁配存直言自己很“受傷”。“因為臺掛歷上面清晰印著某某單位等客戶的抬頭。對方一旦退掉訂單,這些印好的掛臺歷就變成了沒人要的‘廢紙’”。
上海印刷廠-豪河印務,公司印刷價格優惠,質量上成,贏得客戶一致好評.包裝盒印刷,樣本印刷,畫冊印刷,宣傳冊,手提紙袋印刷等彩色印刷業務.上海印刷廠保證印刷質量第一.上海印刷公司以印前設計,印刷,印后加工一條龍服務,為您提供物美價廉的印刷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