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微印刷企業面臨的現狀
人一出生就與生俱來七情六欲,企業既然已經開始了,當然有把企業做大做強的雄心。然而,這個做大的過程于小企業而言難度或許會更大。以往報業也好,網絡也罷,對于小企業的關注和報道確實是很少,作為小企業中的一員,心中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平。為什么小企業如此不受關注,也許跟政府以及有關部門對小企業的重視程度有關系,雖說小企業也是
印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政策的天平從未向他們傾斜過,小企業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摸索著艱難前行,與大家共同探討小企業面臨的現狀。
經營者整體素質低,缺乏管理意識
相對大企業而言,小企業成立較為簡單,創建者大多為本身就是業內人士,有的開過機器,有的跑過業務,也有的是從大企業中出來自謀創業。小企業的組建過程也比較容易,企業主拿出多年的積蓄,再籌集一部分資金,一臺
印刷機一把裁刀,自己管理生產,自己聯系
印刷業務,為數不多的員工大多是親戚朋友或老鄉,基本上采用家族式管理。
但這種管理模式存在一個很大隱患,協調不好的話,極易造成無謂的內耗,非但質量上不去,整體效率也不高,無形中加大了生產成本。而且小企業位置一般相對偏遠,選擇房租相對便宜的城鄉結合部,大多為民房或庫房之類的,如此一來,交通及配套多有不便,這也增加了生產成本。
業務來源不穩定
小企業一般沒有幾個固定的業務人員,不是養不起而是養不住。自己培養的業務員,業務成熟以后大多跳槽到大企業或者成為自由職業者,掛靠一家企業(但不固定)自行跑業務。對大多數小企業來說,業務來源會比較多,其源頭便在于此類人員(即自由職業者)。
他們已形成一定的群體,聚集在小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塊。買房子的有炒房團,
印刷行業同樣有“炒活團”(俗稱印刷“掮客”)。掮客們沒有固定的掛靠單位,誰家設備好價格便宜,就上誰家印刷;同樣的產品可以多家詢價,就低選擇。這給小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壓力,他們不得不在管理和質量上下功夫,而無形中他們的管理意識和水平也得到了推升。然而,風險同樣存在。一旦有新企業出現,掮客們會“蜂擁”而去,因為在相同的價格水平面前,新設備往往能吸引住大多數人的眼球。
很大程度上,小企業與印刷掮客是一種共生關系。如果單純依靠自身業務,企業的正常運轉將難以得到維持,因為多數小企業只有一兩臺八開或四開印刷設備,針對的也就是印量不大的商務短版印件,每天需要幾個甚至幾十個訂單才能滿足生產。
而對于印量稍大一些的訂單,因沒法保證貨期,只能外發到規模更大的企業代為加工,大企業生產成本高,工價自然也就高,所以,此類印件一旦外發利潤往往會大幅縮水,有的甚至僅能保本。由此來看,說小企業在夾縫中求生存一點都不為過。
同行業競爭激烈
由于業務來源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圈內的價格競爭比較厲害,無論多低的工價幾乎都有人做,再加上毗鄰北京的廊坊、三河地區
印刷廠的虎視眈眈和主動搶奪,北京印刷市場的工價越來越低,以至于到了只要保證開機,利潤再薄也能干的地步。行業保護意識太弱,相互的價格廝殺,最終傷害的還是企業自身。